为区农广校实现“逆袭”的“拼命三郎”
——记重庆市优秀农广校校长吴红

吴红正在为学员上课 本报记者 杨荟琳 提供

  女版“拼命三郎”、执着、不服输……

  如果你和重庆市渝北区农广校校长吴红共事过一段时间,你肯定会用以上这些词语来形容她。

  自2015年任区农广校校长以来,吴红励精图治,积极推进农广校自身建设、创新职业农民培育新路径等取得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农广校校长。

  她累计建成农民田间学校28所,累计开展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150人次,累计承担各类培训任务8000余人次,编写农业实用技术教材20余册,印发各类科技书籍和科技资料5万余份,组织专家技术人员1200余人次,现场技术指导咨询服务1万余人次……

  一个曾经破败的农广校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逆袭”!

  看看这个女版“拼命三郎”是如何做到的。

  【关键词】固根系

  沉下心来抓硬件

  让破败农广校焕发新生机

  如果把一个学校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这个学校的硬件就相当于这棵大树的根系。试想,如果一个学校连一个像样的教职工办公室或教室都没有,那么这个学校如何能搞好教育呢?

  吴红刚刚接手渝北区农广校时,学校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教室,甚至连几间规范的办公室都没有的景象。

  时间的指针倒回到2015年。时年,正值城镇化飞速发展,农业农村不断萎缩,农业人口大幅减少,重庆市的农广校有的合并,有的消失,农广校面临职能弱化,甚至消失危机。“这个学校还能不能办下去”成为了区农广校许多教职工心里的疑虑。

  吴红接手的渝北农广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专学历教育期曾一度辉煌,以后便逐步走向衰落的边缘。面对阴暗潮湿的办公场地、陈旧不堪的设施设备、人心惶惶的职工队伍,吴红做了这样一个决定:为学校争取新的场地。

  为了能够把这个决定变为现实,吴红天天都在跑部门。“那个时候也有人劝我,让我就在以前地方将就下,我们可以将就,但是渝北区农业发展不能将就,农民的教育不能将就。”吴红秉持这样的信念,最终说服了上级领导,为学校争取到了新的办公场地——一个有接近1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说这个事情,我激动得差点哭了出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吴红十分激动。回到办公室,吴红就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教职工,大家自发地鼓起了掌。

  经过简单的装修,吴红和农广校的教职工们一起搬入了新的办公场地。和之前只有4间小办公室的负一楼相比,新的办公场地让他们十分振奋:宽敞明亮的大教室、整洁舒适的办公室、全新的教学设施……“我们终于不用租别人场地来上课了。”看到新的办公阵地,一名教师这样感叹道。

  【关键词】强树干

  埋下头去抓管理

  让教师教学更加规范有序

  解决了农广校办学场地,仅仅是第一步。

  如何让学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渝北培育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吴红给出的答案是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发展,队伍建设是重点。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人心不齐,就像一棵缺失强壮树干的大树一样,风一吹就可能会倒下。

  为了强壮农广校的“树干”,吴红可谓是煞费苦心。

  和其他学校不同,渝北区农广校的教职工队伍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教师结构复杂,一些教师常常以身体不适为由不按时到岗。

  面对这样的情况,吴红一方面完善教职工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班主任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档案规范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制度,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另一方面,吴红拿出了女性所特有的细心、耐心,面对面地与职工们谈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并在岗位安排上尽量尊重他们的意愿;同时,对于一些确实身体不好的职工,吴红在生活和工作中尽量给予关怀和帮助,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引导职工守纪律、讲规矩。

  而为了让教职工能够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吴红还经常带职工外出考察学习,或通过座谈会共同探讨课程设计,邀请专家前来授课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职工的教学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学校的干部职工不仅守纪律讲规矩,作风踏实,并且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与蓬勃朝气。

  目前,渝北区农广校还建立了由市区农业部门、西南大学、中医研究所、相关农业站和基层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00余人组成的兼职师资队伍。

  【关键词】繁枝叶

  俯下身来做调研

  让学校成为农民致富指导员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创新工作,拓展职能,让农广校这课大树枝繁叶茂?

  经充分调研后,吴红找准了努力方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有可为。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6年起,渝北区农委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包括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后续服务扶持等均交由区农广校具体负责实施;2018年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又将建设乡村振兴讲习所的重要任务交由区农广校来做。

  有为才有位。几年来,渝北区农广校的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日渐显现,职能逐渐拓展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形象得以巩固。

  2018年,《渝北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出台,对经过认定的新兴职业农民给予保险、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扶持。而这个让许多农民翘首以待的《办法》,凝结着吴红和区农广校全体职工的智慧结晶。

  为解决职业农民养老后顾之忧,助推农民职业化,吴红带着她的团队,以培训对象作为调研样本,面对面进行调研,多方征集意见建议,独立起草,几易其稿,这才有了《渝北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根据该《办法》,经过认定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职业农民,凡参加人力社保部门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的,从认定当年起,享受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补贴;同时对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技术帮扶跟踪服务、继续教育培训和在项目申报、土地流转、金融贷款、品牌认证、产品营销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扶持。这些政策性规定为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营造了良好氛围,也让渝北区农广校的农民教育培训专业机构的形象逐步树立。

  如今,再谈及渝北区农广校,人们不再是扼腕叹息,而是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点赞。这个点赞不仅仅是对学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吴红这个学校“掌舵手”的肯定。

编辑:官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