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网  >   专题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
我区乡村去年变化大

  本报讯(记者 杨荟琳)对于常年在渝北农村生活的村民们来说,去年是他们感受乡村变化最大的一年。这一年里,荒地重披“绿”衣、村民们乐享分红、土路变硬化公路……而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我区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渝北农村产业更兴旺,环境更宜居。

  去年,我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出台乡村振兴“1 9”总体方案,“三农”投入持续加大,城乡融合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在产业发展方面,全区新发展特色高效农业1000公顷,统大路柑橘产业基地、南北大道伏季水果带土地宜机化整治成效显著,得到国家农业农村部肯定。为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我区深入开展农产品绿色行动,推出“渝北乡愁”区域公用品牌,新培育市级名牌农产品21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4个。在人才引进方面,引进赵春江、荣廷昭院士及其专家团队,成立农业园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变”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8家、家庭农场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建成双凤桥临空旅游集散中心,玉峰山“森林氧吧”、木耳斗碗寨等“三环十景”旅游景点也加快建设,“巴渝乡愁”展示区、BG咖啡庄园、五谷地等旅游景点相继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度假新去处。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我区改造了“十纵十横”骨架路82.5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515公里,新建村社便道520公里,完成道路安保工程300公里;茨竹、洛碛中心场镇提档升级和永庆、白岩等9个撤并场镇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完工;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6060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保持全市领先;坚持以点带面、精心设计,礼朝屋基、聂家院子、胜天大土湾等13个建筑风格得体、生态环境宜人、乡愁韵味浓郁的示范点形象初显。

编辑:官粳人 万承瑶(实习)